Ubuntu:Hardy tw
From
Ubuntu 8.04 LTS (Hardy Heron 無畏的蒼鷺)
Gutsy Gibbon 的接任者 Ubuntu Hardy Heron 於 2008 年 4 月 24 日釋出。請幫忙測試此入門手冊,並讓它更完美。
此手冊是由 Chua Wen Kiat (Kuala Lumpur,馬來西亞) 所開始發起的。
Languages: |
Afrikaans • عربي -قيد التحرير- • Bangla • Bengali • Bulgarian • Català • 简体中文 (翻译中) • Česky • Deutsch • Español • English • Estonian • Filipino • Français • Ελληνικά • Lietuviškai• Latviešu tulkojums • Hindi • Indonesian • Italiano • 日本語 (翻訳中) • 한국어 • ລາວ • नेपाली • मराठी • Nederlands • Norsk • Русский • Traditional Chinese • Română • Suomi • Türkçe • Svenska • සිංහල • Slovak • فارسی • עברית • پښتو • ไทย • Persian • Wersja polska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lovenski • srpski • 繁體中文 (翻譯中)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Vietnamese | edit |
基本備註
- 這是一份非官方 Ubuntu 8.04 (Hardy Heron 無畏的蒼鷺) 入門者指引手冊。這份文件與 Ubuntu 以及 Canonical Ltd. 無關。
- 這份入門手冊可以在 ubuntuforums.org 的官方 UbuntuGuide.org 論壇(英)中討論。參訪並加入討論吧!
- 如果您看見藍色虛線的方框,那表示您必須在終端機模式中執行指令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附屬應運程式 Acce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而在某些指示下則是使用方框中所提到的內容。
- 為了減少打字所造成的錯誤,請直接複製指令並在終端機模式裡貼上(反白指令後按右鍵 -> "複製 Copy" 或是 "貼上 Paste"。您也可以使用 Ctrl+C 來複製,以及 Shift+Insert 來貼上它。)
- "sudo" 意思是 substitute user do (替代 使用者 執行)。 "sudo" 會提示您輸入您的 "Password:"(密碼:)。請指定您的使用者密碼。您也可以切換為您系統上的另一位使用者,舉例來說: sudo -u peter <指令> 會以系統上 peter 這位使用者的身份執行指令。
- 如果您想取得更多任何指令的相關資訊,只要使用 "man" 指令來為它查看手冊頁 (manual page) 。 舉例來說,"man sudo" 將會顯示 "sudo" 指令的手冊頁。
- 如果您厭倦了不斷地輸入 "apt-get" ,請使用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一個 apt-get 的前端程式。
- "aptitude" 和 "wget" 需要網際網路連線能力,以安裝/更新/下載程式。
- 所有過去提及到 "aptitude" 的地方,會被 "apt-get" 所替代。您仍可以使用 "aptitude" 。但是,如果您將兩者交叉著使用,將會導致一些相依性的問題發生。
- 如果您要下載一個檔案,請在鏈結上按下右鍵 -> 選擇 "鏈結另存新檔..." -> 然後確定檔案名稱與延伸檔名是否正確。
- 如果您希望幫忙將 Ubuntu 翻譯為您的母語,或是幫忙 Ubuntu 其他事情,請訪問 https://launchpad.net/ 網站。
- 期願 "humanity to others (以人道待人)" 的精神永遠與您同在.....
- 如果您正使用 64-bit 版本,將任何的 "i386" 取代為 "amd64"
序
關於 Hardy
- Ubuntu 8.04 於 2008 年 4 月 24 日釋出。
- 它的代號是 Hardy Heron 並且是 Ubuntu 7.10 Gutsy Gibbon 的接任者。
- * Hardy Heron 是一個 LTS (長期支援,Long Term Support) 發行版(release),它將有伺服器為期五年,與桌面電腦(desktop)為期三年的的安全性更新。
如何找出您正使用的 Ubuntu 是哪個版本
使用這個指令:
lsb_release -a
如何找出您正使用的 Ubuntu 釋出版 (release) 核心 (Kernel) 版本
使用這個指令:
uname -r
較新的 Ubuntu 版本
- Ubuntu 每六個月發布一個新版本
- 這些發行版(release)通常在 四月 和 十月 發布
- 下一個釋出版已規劃在 2008 年的 10 月 30 日發布,它將會是 Ubuntu 8.10 (Intrepid Ibex 堅毅的阿爾卑斯野山羊) 也就是 Hardy+1 的版本。
關於 Ubuntu 和官方的 Ubuntu 衍生版 (Derivatives)
Ubuntu 8.04 指引和連結
- Ubuntu 官方網站
- 官方 Ubuntu 「關於(about)」說明網頁
- 官方 Ubuntu 論壇
- Wikipedia: Ubuntu (Linux Distribution)
- Ubuntu Geek(技客) 包含 Ubuntu Linux 相關的秘訣、如何(Howtos)、個人指導(Tutorials) 以及文章
Ubuntu 螢幕抓圖
Ubuntu 8.04 螢幕抓圖藝廊
Kubuntu 螢幕抓圖
Kubuntu 8.04 螢幕抓圖藝廊
有用的知識
這小節包含了在這入門手冊中有用的資訊。
使用 console (操控台) / terminal (終端機)/ shell (殼)
console(操控台), terminal (終端機), shell(殼) 指的是同樣的東西 - 一個命令列介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它可以拿來控制系統,而不必使用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許多此指引中的工作可以用 GUI 執行,但對許多使用者而言,使用命令列會更加簡便。
開啟操控台(console):
應用程式(Applications) --> 附屬應用程式(Accessories) --> 終端機(Terminal)
任何前端加上 'sudo' 的指令會索取管理的(或 root)存取權限。它會提示您輸入您的使用者密碼。
使用手冊頁 (manpages) 來顯示命令列選項與幫助
大多數的程式和指令有一個幫助手冊或螢幕畫面 (screen) 稱作「手冊頁(manpages)」。(譯著:man 乃 manual 的簡寫,並非真的是 man。)
只要在終端機視窗中輸入下列指令,便會顯現欲查詢指令所提供的功能和命令列選項(例如下方所示命令列模式):
man <欲查詢指令>
舉例來說,
man apt-get
會秀出 apt-get 指令提供的選項。
Windows 和 Ubuntu 雙重開機
由於 Windows Vista 的新的開機載入程式 (bootloader) 運作方式,和它所期許 MBR 和開機磁區行為的方式,您可能在 Ubuntu 和 Windows Vista 之間的雙重開機遭遇到一些問題。 EasyBCD 是以 Windows 為基礎的免費程式,他使得 Windows Vista 和 Ubuntu (與其他 linux 發行版) 更容易安全地且快速地雙重開機。
- EasyBCD 下載
- Ubuntu 和 Windows Vista 雙重開機附圖指引(英文)
套件庫
套件庫區別
- main Ubuntu 官方維護的自由軟體。
- restricted Ubuntu 官方維護的非自由軟體。
- universe 非 Ubuntu 官方維護的自由軟體。
- multiverse 非 Ubuntu 官方維護的非自由軟體。
如何新增額外的套件庫
- 請參閱 #基本備註
- 您可以透過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增加其他套件庫,請參閱 #如何用 Synaptic 增加額外套件庫。請參考下面指令,更換套件庫清單。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_backup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 用下面內容取代
待處理...
- 加入 GPG Key
wget http://cle.linux.org.tw/candyz/Ubuntu/candyz.key -O -|sudo apt-key add
- 更新套件庫
sudo apt-get update
如何用 Synaptic 增加額外套件庫
- 請參閱 #基本備註
- 請點選 系統 -> 管理 ->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
- 請點選 設定 -> 套件庫 -> 新增
保持系統在最新狀態
- 讓系統從套件庫中 (repositories) 進行最新的修補、安全性更新和套件升級。
- 確保已允許正確的套件庫: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軟體來源 Software Sources
- 開啟命令列終端機: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 更新套件庫:
sudo apt-get update
(系統會詢問您的使用者密碼)
譯註:此時密碼不會顯現在終端機上,也不會有米字號或實心圓表示您已輸入幾個字元,別以為鍵盤壞了。
- 升級現已安裝的套件版本:
sudo apt-get upgrade
- 如果你想升級到最新的版本,用: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升級到新版本需要謹慎處理。確保您不是使用一個需要特別的 Ubuntu 版本來使其運作的系統。一些應用程式與較新的釋出版 (releases) 並不相容,當你進行發行版 (distributin) 升級時,也可能讓系統停止運作。如果您使用 「設備」 版本的 Ubuntu 時,這需要特別注意。 These often should only have a distribution upgrade in co-ordination with a complete appliance upgrade.
譯註:此指令處理了許多更深層的相依性關係,原先設計於發行版 (distibution) 間的升級,建議平時不必使用,以免「自作聰明」的情況發生。
安裝套件 (程式) 和函式庫(libraries)
在 Ubuntu 中,有兩種方法在您的系統中安裝套件。
您可以從命令列終端機或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安裝套件。
如何 (從命令列終端機裡) 使用 Apt 來安裝程式
- Apt 是 Debian 的套件管理程式 (Package Manager) ,也被用於 Ubuntu 中。
- 啟動命令列終端機:
系統 System --> 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 輸入以下內容安裝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套件
- 舉例來說,安裝音樂播放器 Amarok:
sudo apt-get install amarok
- 移除套件:
sudo apt-get remove 套件
- 舉例來說,移除 Exaile 音樂播放器:
sudo apt-get remove exaile
- Apt 會自動地檢查要安裝或移除的程式相依性 (dependencies) 。
如何使用 Synaptic(中文:如突觸般的) 套件管理員安裝程式
譯註:什麼是突觸?請見 Wikipidia 中的解釋。
- 啟動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 使用「搜尋」按鈕,搜尋 a complete 或套件。
- 核取要安裝的套件前方的方框;它/(他們) 會進入安裝佇列中。
- 按下 「套用 (Apply)」。 Synaptic 會處理相依性,並安裝選定的套件和其依靠的套件。
譯註:我不知道什麼是 a complete,煩請知道的人告知一下,謝謝。
找尋套件/程式
有許多方法在套件庫中找尋套件。
在 Synaptic 中搜尋套件
- 開啟 Synaptic: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 按下搜尋按鈕。
選擇最快的鏡像站
- 參見 如何選擇最快的鏡像站(英文)。
在 Ubuntu 網站上尋找套件
- 前往 Ubuntu 套件網站。
- 搜尋 Hardy 套件於:
- http://packages.ubuntu.com/hardy/
- http://packages.ubuntu.com/hardy-updates/
- http://packages.ubuntu.com/hardy-backports/ :*http://packages.ubuntu.com/hardy-backports/main/newpkg
用 Apt 尋找套件
- 開啟一個命令列終端機: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 在快取 (cache) 中搜尋套件名稱。
sudo apt-cache search <套件名稱>
- 範例:
sudo apt-cache search music player
在 Aptitude(中文:天資聰穎) 中尋找套件
- Aptitude 是個選單取向版的 apt (譯註:apt 是進階套件工具 advanced package tool 的縮寫)。它在命令列終端機中啟動。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sudo aptitude
- 使用類似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的「搜尋 Search」選項。
新增程式到「應用程式」選單
- 在選單列 (menu bar) "按滑鼠右鍵" 選"修改選單"。
- 您也可以,從命令列終端機:
alacarte
- 找尋硬碟上的應用程式位置:
locate <應用程式名稱>
顯示卡 (Graphics cards) 和顯示幕 (displays)
ATI 和 nVidia 顯示卡驅動程式安裝
安裝受限制的驅動程式
NVidia 驅動程式
- 測定您使用的是什麼核心 (kernel):
user@localhost:~$ uname -a Linux ubuntu804server 2.6.24-17-server #1 SMP Thu May 1 14:28:06 UTC 2008 x86_64 GNU/Linux
- 我的是 伺服器 server 核心,所以我需要安裝下列: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restricted-modules-server
您也可以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安裝套件(我就是這樣做的。)
- 進入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受限的驅動程式管理員 Restricted Drivers Manager 並啟動驅動程式。
- 重新開機
- 一些使用者可能會看到這個畫面: "The software source for the packsge nvidia-glx-new is not enabled. 這個 nvidia-glx-new 套件的軟體來源並不被允許啟動。" 要克服此問題,進入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軟體來源 Software Sources 並打勾所有在 "由網際網路下載" 之下的方框,按下關閉,然後允許 Ubuntu 重新載入 (reload) 套件列表。nVidia 驅動程式能用上述的方法允許啟動。
- 您可以選擇性地停止 nVidia logo 在開機後的初始化 (startup) 階段時出現,這樣:
sudo nvidia-xconfig --no-logo
安裝最新的 EnvyNG 驅動程式 (ATI & nVidia)
- 確保您總是執行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式。
- 閱讀 此 faq(常見問答集,英文).
- 安裝 gtk 版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envyng-gtk
從套件庫中安裝驅動程式 (ATI 與 nVidia)
- 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硬體驅動程式 Hardware Drivers
- 選擇您的顯示卡和偏愛的選項。
- 重新開機。
開源 rRadeon 驅動程式 (ATI)
- 適用於擁有較舊的 ATi GPU(圖形處理器) 使用者。
- 參見 這些安裝指示(英文).
RadeonHD 驅動程式 (僅供 ATI)
- 適用於那些擁有最新的 ATi 顯示卡 (2xxx 和 3xxx 系列),並且用最新的 ATi 驅動程式 (透過 EnvyNG) 或套件庫中的驅動程式,仍無法得到適當顯示的使用者。
- 確定您並沒有已安裝的其他 ATI 驅動程式。
- 也可以參見此位置來取得 更多資訊.
- 在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搜尋此套件:
xf86-video-radeonhd
譯註:另外有一個 ATI 官方驅動安裝 wiki(非官方性質),裡面有各 ubuntu 版本的安裝指南(英文版),講得非常詳細,請參考這個網址
修理 Compiz-Fusion 下的影片播放問題
問題: 正當以全螢幕執行 Compiz-Fusion ,一個藍色畫面出現,取代了應現身的特殊效果 (3D立體方塊, expo window viewing, 動態影像視窗)。
解: 試試 此修理方法.
註:這個修理方法不是永久性的。它使用您的 CPU 來繪製影片,而不是您的顯示卡。由於 CPC 不能 post-process 影片,所以當您重新調整大小為更高的解析度時,影片看起來會一格一格的(並且榨乾(taxs)您的電腦資源)。目前似乎沒有此影片播放議題的修理方法。這是一個 X-Server 方面的驅動程式問題。
配置 nVidia 顯示卡外接的多個螢幕(類似電視牆)
安裝 nVidia 圖形控制面板 (graphics control panel):
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settings
然後執行組態工具 (configuration utility):
gksu nvidia-settings
你將可以配置您全部的顯示器,設定螢幕解析度與改變螢幕顯示位置,當你結束設定配置,確定您按下了 'Save to X Configuration File 儲存到 X 組態檔案' 。有可能你在配置設定後,出現錯誤造成顯示超過螢幕界線,請登出並且重新再做一次顯示器組態。
如何在 Hardy Heron 中安裝多媒體支援
安裝解碼器
開啟終端機並輸入:
sudo -s -H
或是
sudo -i
然後輸入您的使用者密碼。
再來:
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
要升級, 請檢查您已允許軟體來源中的所有套件庫。
然後使用這些指令:
apt-get install gstreamer0.10-plugins-ugly-multiverse gstreamer0.10-plugins-bad-multiverse gstreamer0.10-plugins-bad gstreamer0.10-plugins-ugly gstreamer0.10-ffmpeg libxine1-ffmpeg libdvdread3
現在你得到能播放大多數多媒體影音資料的解碼器。
安裝 DVD 支援
如果你想在 i386 和 64 位元的處理器電腦上安裝解碼器,參見 這個
在操控台(console),輸入: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然後在檔案的尾端,貼上下列內容:
## Medibuntu - Ubuntu 8.04 "hardy" ## Please report any bug on https://bugs.launchpad.net/medibuntu/ deb http://packages.medibuntu.org/ hardy free non-free
儲存文件,然後在終端機中輸入:
wget -q http://packages.medibuntu.org/medibuntu-key.gpg -O- | sudo apt-key add -
來取得適當的套件庫金鑰。
最後,在終端機中,輸入: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libdvdcss2
校訂
我用了上方條目所說的方法,但是我的 DVD 影片卻不能夠預覽,或者是讓我回到 DVD 主選單。
而當「語言」設定成「自動(Auto)」時,英文的 DVD 卻用法文或西班牙文播放。
我使用了這個 論壇網頁 上的方法來讓我的 DVD 影片觀賞運作,而且運作得很好!甚至不只是 Xubuntu 能用而已。
I just set up a fresh box, here's what worked well to take care of dvd/cd playback.下面的方法會良好地處理 dvd/cd 播放的問題。
執行下列指令:
方法 1:
sudo wget http://www.medibuntu.org/sources.list.d/hardy.list -O /etc/apt/sources.list.d/medibuntu.list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medibuntu-keyring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libdvdcss2 ubuntu-restricted-extras w32codecs
就這些!
在預設的 totem 播放器中,增加更佳的 totem-xine 播放器:
sudo apt-get install totem-xine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totem
方法 2:
編輯 libdvdread3/install-css.sh 已經稍微有點過時了,最好的選擇是從 medibuntu 上取得您要的解碼器與播放程式。在一些少見的案例中,現有的 libdvdcss2 並不能夠在您的系統中正常運作。下面是另外一個選擇:
Pulseaudio
在 Xubuntu, 您可以體驗到一些小毛病,從 Gutsy 升級之後 Pulseaudio 沒有聲音。原因在於可能 Pulseaudio 程式沒有啟動。Pulseaudio 音效伺服器 (sound server) 並沒有在開機啟動的設定文件當中(為了降低使用者間音效崩潰 (inter-user audio corruption) 的風險),但是在登入之後,您可以為 Pulseaudio 增加一個項目 (entry) 到您的自動啟動應用程式當中。以下是個範例:
:[Desktop Entry]
:Encoding=UTF-8
:Version=0.9.4
:Type=Application
:Name=Pulseaudio
:Comment=
:Exec=pulseaudio
:StartupNotify=false
:Terminal=false
:Hidden=false
安裝 VLC Media Player
在操控台中 (console),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要移除則輸入:
sudo apt-get --purge autoremove vlc
如果您遭遇到音效方面的問題(由於 PulseAudio 所引起的),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vlc-plugin-pulse
並在 VLC 選項中選擇 PulseAudio 為輸出方式 (output)。
有些使用者在用 Totem 播放 DVD 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Totem 在 Hardy 是預設的 DVD 播放程式,而且沒有很明顯的方法來改變預設程式。有很多在先前版本可以生效的方法不再有用了。這主要的問題在於 VLC 沒有把自己登錄為可播放 DVD (DVD-capable)的應用程式。以下步驟將設定 VLC 媒體播放器為您預設的 DVD 播放器。
如果沒有此資料夾,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夾,作為我們的自訂設定。 在操控台 (console)中輸入:
mkdir ~/.local/share/applications
Copy the standard VLC settings file. Type:
複製預設的 VLC 設定檔。輸入:
cp /usr/share/applications/vlc.desktop ~/.local/share/applications/vlc-dvd.desktop
編輯 vlc-dvd.desktop。輸入:
gedit ~/.local/share/applications/vlc-dvd.desktop
往下滾動捲軸 (Scroll down),並找到以下這行:
Exec=vlc %U
將上面那行替換為以下的其中一種:
- 1. (你只需要)
Exec=vlc %f
- 2. (UBUNTU 論壇中為更佳的 dvd 播放功能所建議的設定)
Exec=vlc --vout-filter deinterlace --deinterlace-mode blend --volume 512 %f
- 3. (recommended settings from ubuntuforums for better dvd playback and automatic full screen playback)
- 3. (UBUNTU 論壇中為更佳的 dvd 播放功能,與自動全螢幕播放所建議的設定)
Exec=vlc --vout-filter deinterlace --deinterlace-mode blend --volume 512 --fullscreen %f
存檔並關閉 gedit,然後開啟 mimeapps.list。在操控台中,輸入:
gedit ~/.local/share/applications/mimeapps.list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應該是一個新(空白)的檔案,而您需要做的是貼上下方的文字。若 mimeapps.list已經存在,往下捲動畫面 (scroll down) 直到您找到在標頭為 [Added Associations] 下方的 «x-content/video-dvd»,並修改符合如下方文字(或是貼上完整的文字,當您找不到它的時候)。
[Added Associations] x-content/video-dvd=vlc-dvd.desktop;totem.desktop;
存檔並關閉 gedit。要檢查設定是否已經適當地套用,從 Gnome 選單中到「位置(Places)」 → 「家目錄(Home Folder)」,接著在「檔案管理選單 (file manager menus)」選「編輯(Edit)」 → 「顯示(Preferences)」 → 「媒體(Media)」,此時 «DVD 影片» 應該已經設定成 «用 VLC 媒體撥放器開啟» (您應可以在 Totem/Move Player 或 VLC 之間選擇)。
安裝 Amarok (一個音樂播放器)
雖說 (Whilst) Amarok 是 KDE/Qt 應用程式,它在 Ubuntu 上執行良好,且可藉由輸入下列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amarok
安裝 Exaile (類似 Amarok 的音樂播放器)
Exaile 是一個 GTK 應用程式,類似 Amarok 的音樂播放器。從終端機畫面當中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exaile
請確定你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解碼器
安裝 Pulseaudio 工具
這將會安裝 pulseaudio 工具,裡面有專用的聲音控制與音效伺服器 (audio server) 控制工具。
開啟終端機視窗並且輸入以下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sound2-plugins "pulseaudio-*" paman padevchooser paprefs pavucontrol pavumeter libflashsupport
執行 Pulseaudio 裝置管理員(Device Manager) 從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影音 (Sound and Video) 開啟這個程式。
安裝 XMMS
備註:XMMS 已經不在包含在套件庫當中,必須要從原始碼(source)當中安裝。基礎操作說明在 <http://blog.sartek.net/2008/04/install-xmms-on-ubuntu-804-hardy-heron.html>.
特別注意。不透過 PMS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套件管理系統,意味著 apt 和它的前端程式 ─ Synaptic) 安裝套件可能很危險,因為套件管理系統並不會追蹤編譯後安裝的二進位檔。
您必須非常瞭解你在做什麼。
若您可能想合適地安裝,您可以考慮製作成 .deb 套件。'
XMMS 相依於 (depends on) 許多套件; 於終端機 (terminal) 中輸入以下指令來安裝它們: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tools-dev automake1.9 libtool gettext libasound2-dev libaudiofile-dev libgl1-mesa-dev libglib1.2-dev libgtk1.2-dev libesd0-dev libice-dev libmikmod2-dev libogg-dev libsm-dev libvorbis-dev libxxf86vm-dev libxml-dev libssl-dev build-essential make
從 XMMS 網站上下載原始碼並解(壓縮)開 .tar.gz 檔:
http://xmms.org/
在終端機 (terminal) 中前往剛解(壓縮)開的目錄中並輸入:
./configure --prefix=/usr
編譯程式碼:
make
Then install:
接著安裝:
sudo make install
如果您喜歡,您可以刪除被解壓縮出來的資料夾。若要使音效輸出適當地運作,您可以將輸出音效插件 (output audio plugin) 從 OSS 更改為 ALSA 驅動程式。如要更改,請開啟 xmms 然後前往 「選項 Options」 - 「偏好設定 Preferences」 選單。
安裝 Real Player 11 並配置 Mozilla Plugin
以下步驟將展示您如何在 Hardy Heron (無畏的蒼鷺)上安裝 Real Player 11 以及為 Firefox 3.0 瀏覽器提供的 Mozilla 外掛(Plugin)。
從這下載 Real Player 11:
www.real.com
開啟終端機(terminal)並切換到剛剛下載好的檔案所在的目錄。將權限設定允許執行,並用以下指令執行安裝設定:
chmod 770 RealPlayer11GOLD.bin sudo ./RealPlayer11GOLD.bin
在安裝時使用以下預設的安裝目錄:
/opt/real/RealPlayer
安裝程式會複製檔案並建立選單捷徑。接著執行以下指令。
cd /usr/lib/firefox-addons/plugins sudo ln -s /opt/real/RealPlayer/mozilla/nphelix.xpt nphelix.xpt sudo ln -s /opt/real/RealPlayer/mozilla/nphelix.so nphelix.so sudo mv /usr/lib/totem/gstreamer/libtotem-complex-plugin.so ~/.
打開 Firefox 並在網址列中輸入 about:plugins。 往下捲動捲軸(Scroll down)尋找以下項目。
Helix DNA Plugin: RealPlayer G2 Plug-In Compatible File name: /opt/real/RealPlayer/mozilla/nphelix.so Helix DNA Plugin: RealPlayer G2 Plug-In Compatible version 0.4.0.4005 built with gcc 3.4.3 on Feb 25 2008
如果有找到,您的 Real 外掛就已適當地安裝好了!
系統和網路監控
安裝 Zenoss stack
Zenoss 是個充滿特色的開源碼網路監控應用程式。若要安裝包含所有相依性 (dependencies) 的 Zenoss 版本,首先輸入以下指令來新增套件庫 (repository):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接著把他貼在檔案的結尾處:
## Zenoss - Ubuntu ## Please report any bugs at http://dev.zenoss.org/trac deb http://dev.zenoss.org/deb main stable
儲存檔案並離開。接著輸入: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zenoss-stack
啟動 zenoss:
sudo /etc/init.d/zenoss-stack start
接著在您的瀏覽器中,前往 http://yourhost:8080,其中 yourhost 是您已經安裝 Zenoss 的伺服器上的 FQDN。 Zenoss 相關文件放在 http://docs.zenoss.com.
網際網路和和網頁開發
如何:在 Ubuntu/Linux 中透過 sysctl 調校和最大化頻寬!
我會在這裡揭開一些隱藏的設定,這應該能增加您的網路速度,並且可以在任何 linux 作業系統上使用,包含Ubuntu:
1. 透過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終端機 Terminal ,來開啟終端機(Terminal)
輸入:
sudo vim /etc/sysctl.conf (按下 i 鍵進入編輯模式)
然後複製以下內容到檔案最尾端:
## increase TCP max buffer size setable using setsockopt()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 increase Linux autotuning TCP buffer limits ## min, default, and max number of bytes to use ## set max to at least 4MB, or higher if you use very high BDP paths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 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 ## don't cache ssthresh from previous connection net.ipv4.tcp_no_metrics_save = 1 net.ipv4.tcp_moderate_rcvbuf = 1 ## recommended to increase this for 1000 BT or higher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2500 ## for 10 GigE, use this, uncomment below ##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0000 ## Turn off timestamps if you're on a gigabit or very busy network ## Having it off is one less thing the IP stack needs to work on ## net.ipv4.tcp_timestamps = 0 ## disable tcp 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s. net.ipv4.tcp_sack = 0 ##enable window scaling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輸入 :wq 以離開並儲存。
在終端機輸入:
sudo sysctl -p
來套用設定。
您可以移除那些您所加入的代碼 (lines) 來停止啟用 (disable) 所有設定,藉由:
sudo gedit /etc/sysctl.conf
安裝 LAMP 伺服器在桌面電腦 (Desktop)
LAMP 代表 Linux、Apache、MSQL 和 PHP。您可以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中安裝這四合一的套件(如果你使用的是桌面版)。
系統 System-->管理 Administration-->Synaptic 套件管理員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編輯 Edit--> Mark Packages by Task-->LAMP server -->套用 Apply
簡易的 LAMP 伺服器設定
大概1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安裝LAMP (Linux,Apache,MySQL and PHP) 的 Ubuntu 伺服器版本。而這些功能與設定狀態都已經完整的提供在已經安裝好的 Ubuntu LAMP 伺服器當中。
參見 15 分鐘內設定好 LAMP 伺服器 非常簡單的設定入門手冊(英文)
為本地端網頁開發 (local web development) 安裝 LAMP 伺服器
這將會安裝 Apache2、PHP5、MySql5,和 PHPMyAdmin (網頁式資料庫管理程式)。
首先,在操控台 (console) 內輸入以下的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php5 mysql-server-5.0 phpmyadmin
這將會安裝所有需要的應用程式。電腦可能會提示您決定一個 MySQL 的 root 密碼(如果您想要的話,設定密碼),並配置 PHPMyAdmin(選擇 apache2 作為伺服器的類型)。接著就完成了,我們還需要一些細微的設定來讓 PHPMyAdmin 運行。輸入:
sudo gedit /etc/apache2/apache2.conf
滾動捲軸(Scroll)直到開啟的檔案最底部,並加入:
# Enable PHPMyAdmin Include /etc/phpmyadmin/apache.conf
接著存檔,離開,並輸入: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現在全部應該都設定好了 - 前往 http://127.0.0.1 瀏覽網頁,以及 http://127.0.0.1/phpmyadmin 進行資料庫管理。網頁的根目錄 (webroot) 預設位於 /var/www/。如果我們不曾對這資料夾存取,這不是那麼有用。幸運的是,可以藉由以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 Everything should now be configured - go to http://127.0.0.1 for webpages, and http://127.0.0.1 /phpmyadmin for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The webroot is located in /var/www/ by default. This is not particularly useful, as we do not have write access to this directory. Fortunately, this is easy to solve, by...
在你的 LAMP 伺服器新增一個虛擬主機
第一種方法
This allows us to access a different folder as our webroot from a different address in our browser - face it, 'localhost' or 127.0.0.1 is boring.
這可以使我們在我們的瀏覽器,透過不同的網址將不同資料夾存取為網站根目錄 (webroot) - 您看看,'localhost' 或是 127.0.0.1 多無趣。
先從加入一個新的主機(host)開始。 這很容易辦到,只要從「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網路 Network」; 點選「主機(Host)」,在清單中選擇 localhost (本地端) 項目,並點選屬性(properties)。 您可能需要先點選'解除(Unlock)' 按鈕,並輸入您的密碼。 在 'localhost' 項目的底下(新的一行)加入您選擇的項目;舉例來說, 我們使用 'testhost'。 加入這個,並關閉所有對話框(dialogs)。Start by adding a new host. This is easy to do via System --> Administration --> Network; click on the Hosts tab, select the localhost item from the list and click properties. You may need to click the 'Unlock' button and enter your password first. Underneath the entry 'localhost', on a new line, add your entry of choice; for example, we'll use 'testhost'. Add this, and close all the dialogs.
要確認上述是否成功生效,您可以檢查'/etc/hosts'檔案。
sudo gedit /etc/hosts
您應該會看到以下這行。
127.0.1.1 testhost
現在我們必須編輯 Apache 配置(configuration)檔,所以在操控台(console)輸入以下指令:
sudo gedit /etc/apache2/httpd.conf
In the resulting file (which may well be empty), add the definition for your host! My username is 'dan', and I want my webpages to be served from a directory named 'www' in my home, so I would add:
在開啟的檔案(可能會是空的),加入您的主機的定義!我的使用者名稱是'dan',而我希望我的網頁可以從我的家目錄(home)的 'www' 資料夾來提供服務,所以我會加上:
<VirtualHost *> ServerName testhost DocumentRoot /home/dan/www </Virtualhost>
testhost 是新的虛擬網站的名稱(這部分必須符合您在之前設定檔(conf file)中的項目)。
之後,您必須重新啟動 apache 才可以載入新的配置(configuration)檔內容。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現在我可以新增檔案到 /home/dan/www, 並透過瀏覽 http://testhost 存取他們。
第二種方法
啟動(Fire up)終端機(terminal)並輸入下列指令:
cd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 sudo touch your-site-name.conf sudo nano your-site-name.conf
Type in your Virtual Host , example:
輸入您的虛擬主機(Virtual Host)指示(directives),範例:
<VirtualHost 127.0.1.1:80> ServerName myserver ServerAdmin me@myserver DocumentRoot /home/me/webroot/default <Directory /home/me/webroot/default> Options -Indexes AllowOverride All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VirtualHost>
儲存此新檔案,並輸入以下指令:
cd ../sites-enabled ln -s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your-site-name.conf ./your-site-name.conf cd ../ sudo nano apache2.conf
到 apache2.conf 檔案的尾端並加入註解後所列的下列幾行: Go to the end of the apache2.conf file and add the following line just before the comment listed below:
# Include the virtual host configurations: NameVirtualHost 127.0.1.1:80 Include /etc/apache2/sites-enabled/
儲存編輯後的檔案並輸入下列內容:
sudo nano /etc/hosts
編輯在 127.0.1.1 後的項目使他符合您的配置(configuration),範例:
127.0.0.1 localhost 127.0.1.1 zozi myserver
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儲存編輯後的檔案並重新啟動背景程序(daemon)藉由輸入: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您將可以透過 http://myserver/ 存取您新的虛擬主機(virtual host)。
家庭自動操作 (Automation) / 家庭劇院 / 家庭安全性
完整的系統
Linux MCE (Media Center Edition,媒體中心版本)
LinuxMCE 是一個為您的家庭所設計,並整合家庭劇院/居家安全/居家自動化技術(home automation)/電信 私人交換分機(PBX)/內部通話的系統。這是個從以商業為主的 Linux Pluto 所分枝出來的社群計畫 (community project)。其中有一版在 Kubuntu 7.04 (Feisty) 上執行,而另一版是在 Kubuntu 7.10 (Gutsy) 上執行。 Kubuntu 8.04 (Hardy) 版的已經快完成了。這些可於 32 及 64 位元版本上執行。 LinuxMCE 可以成為一台獨立的家庭劇院個人電腦(Home Theater PC),或透過 Kubuntu Linux 作業系統(OS)本身的網路連線能力,在完整網路化的家庭裡與其他設備共同運作。更多資訊請參見 LinuxMCE 網站。
LinuxMCE 可以和 Kubuntu OS 透過一張 DVD 同時安裝在一部擁有 Nvidia 顯示卡 (6000, 7000, 或 8000 系列)的新電腦上。
LinuxMCE 也可以使用 LinuxMCE 第二片 CD ,以附加套件(add-on package)的方式,安裝在一個已經安裝完成的 Kubuntu 系統上。在您的安裝過程中您會需要一片 Kubuntu LiveCD,即使您已經完整的安裝 Kubuntu 到硬碟上了。 (LinuxMCE 安裝時為了一些額外的模組需要使用 Kubuntu。) 要注意的是,LinuxMCE 的版本必須和 Kubuntu 版本相配合 -- 像是 LinuxMCE 710 版 CDs 需要 Kubuntu 7.10 (Gutsy) Live CD。
透過第二片 CD 安裝過程,您可以在同一台 PC 上分開執行 Kubuntu 與 LinuxMCE ,但是建議將一台 PC 做為 LinuxMCE 的核心伺服器(Core server)專用。
LinuxMCE 將 MythTV, Pluto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Motion 安全監控,Asterisk 私人交換分機(PBX), VDR 影像光碟錄製,以及其他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安全/劇院(娛樂)套件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上。
目前,全自動的 Linux MCE 安裝程式使用 KDE 桌面 (Kubuntu)。有一些使用者將 Linux MCE 改成也能使用 Gnome 桌面 (Ubuntu) 和其他的 Linux 發行版,但是因為 LinuxMCE 全自動化安裝需要用到 Kubuntu,所以還是建議您使用 Kubuntu 作業系統。
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行動個人視訊錄影機)
Mythbuntu
Mythbuntu 是一個 Ubuntu 為基礎的衍生版(基於 Xubuntu (XFCE)桌面),它可以是個建立在 MythTV 基礎上的獨立 PVR 系統。然而,使用 Gnome(Ubuntu)、KDE(Kubuntu)或者是 XFCE(Xubuntu)桌面的朋友也能夠使用,並且可以在任何時候安裝。
- 啟動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
系統 System -->管理 Administration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 選擇安裝 Mythbuntu LiveCD 套件,或是 Mythbuntu 前端程式 (frontend)、主後端程式 (master backend)、僕後端程式 (slave backend)、和/或額外角色 (role)的整合套件 (combination)。參見此網站以取得更多訊息。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Mark Packages by Task...
遠端遙控器配置 - Lircd
譯註: Lirc (Linux Infrared Remoter Control --- Linux 底下的紅外線遙控器)如 ATI 所出的多媒體無線遙控器驅動控制程式。
在 Mythbuntu Control Centre(控制中心)當中能設定下列項目:
- 遠端遙控器(Remote):Custom 自訂(或是使用清單中已有的選項)
- 驅動裝置(Driver):[blank 空白] (如果模組已被正確地載入時,大多數都會是 blank)
- 模組(Module):lirc_dev lirc_i2c lirc_igorplugusb (在這個 diy 的自訂當中,將接收器的模組設為 igorplugusb,您必須依照您的設備使用適當的模組)
- 配置檔(Configuration): myremote.conf
- 使用 irrecord 建立 .conf 檔案以自訂遠端遙控器,大多數的遙控器都可以正常工作。
也可配合使用:
dmesg # 檢查接收器的設定是否在核心當中正確地註冊了(registered)。 sudo mode2 -d /dev/lirc0 # 檢查接收器是否正常運作,如果不正常試著換到另外一個 USB 連接埠(port)。 irw /dev/lircd # 檢查 lircd 是否接收到正確的遠端遙控器訊息。
注意: 確定 ~/.mythtv/lircdrc 使用 remote=您的遠端遙控器名稱,並必須和 myremote.conf 裡的名字相同。
sudo /etc/init.d/lirc restart # 重新啟動 lircd 幕後程式(daemon)
重新啟動 mythtvfrontend
家庭安全性
Zoneminder 監控(surveillance)系統
Zoneminder 管理監視攝影機並且在硬碟當中儲存影像。影像能夠用(LAMP)伺服器來遠端觀看。X10 裝置 (devices) 能使用內建的 perl scripts 來觸發啟動。更多資訊請見Zoneminder 網站.
- 請讀 #基本備註
- 請讀 #安裝 LAMP 伺服器在桌面電腦 (Desktop)
- 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當中安裝 ffmpeg ,或者從終端機當中輸入下列指令:
apt-get install ffmpeg
譯註:應該要在前面加上 sudo
安裝最新版的 Zoneminder
- 在 Hardy 上安裝最新的 Zoneminder 版本(1.23.3),需要一些小小的調校(tweak),請見Zoneminder 論壇這裡(英文)或者是從原始碼安裝的注意事項這裡(英文論壇討論中有說明安裝方法)。
使用套件庫裡的套件
- 在 Hardy(Ubuntu 8.04)套件褲當中有 Zoneminder (版本 1.22.3) 套件(和 Gutsy(Ubuntu 7.10)上的套件相同)。您可以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當中安裝,他同時有 32-bit 與 64-bit 的版本。
- 在 Gutsy 下可良好運作的詳細安裝指引在 Zoneminder 安裝 Wiki 中(英文).
原本在 Feisty(Ubuntu 7.04) 上的安裝指引
- 假如仍然沒有辦法正常運作,那麼試著用原本在 Feisty(ubuntu 7.04)上可運作的安裝程序:
- 你必須要先安裝 LAMP 伺服器。另外,假如您的系統沒有辦法滿足其相依性,您也許須要安裝額外的元件。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rchive-tar-perl libarchive-zip-perl libdate-manip-perl libdevice-serialport-per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jpeg62 libmime-perl libstdc++6 libunwind7 libwww-perl zlib1g
- 從此套件管理員的網站上下載 .deb 套件
ftp://www.northern-ridge.com.au/zoneminder/ubuntu/edgy/zoneminder_1.22.3-8_i386.deb
- 使用 Debian 套件管理程式來安裝(其他的方法似乎沒有辦法正常運作。)
dpkg -i zoneminder_1.22.3-8_i386.deb
- (備註:假如有一些相依性套件仍然沒有得到滿足,確定你有安裝下列的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 libc6.1 libgcc1 libgcc4 libstdc++6
(以下是 LAMP 安裝的部份必要套件,您在安裝 LAMP 後應該已經有的。):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mpm-prefork libapache2-mod-php5 libmysqlclient15off mysql-client mysql-server php5 php5-mysql
設定 Zoneminder
如果您安裝成功,您現在必須為 Zoneminder 設置組態 (configuration) 檔以及資料庫 (databases)。
- 複製組態(configuration)檔並重新啟動 Apache2 伺服器。
sudo ln -s /etc/zm/apache.conf /etc/apache2/conf.d/zoneminder.conf sudo /etc/init.d/apache2 reload
- 透過您的網路瀏覽器觀看 Zoneminder:
http://localhost/zm
- 設置一個給 Zoneminder 使用的 MySQL 資料庫
- 注意: 在 Hardy 中,接下來的兩個步驟在先前的 LAMP 伺服器或是 MySQL 安裝過程中便已經完成了。
- 如果這是您第一次使用 MySQL,預設全域的 (global) MySQL 超級使用者 (superuser) root 並無密碼。您應該立刻設定一個。關於如何設定 mySQL 初始權限的指示說明,請參考這裡.
- 簡略的步驟如下:
mysql -u root mysql> UPDATE mysql.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your_new_password') WHERE User='root'; mysql> FLUSH PRIVILEGES; mysql> quit
- 此外,您可以透過這裡的指示說明,設定另外的全域 MySQL 使用者(舉例來說,像是 mysql_user)。 這個方法可以使 root 只在有警及情況時才登入(login)。
- 簡略的步驟如下:
mysql -u root mysql> CREATE USER 'mysql_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mysql_user_passwd'; mysql> quit
- 現在您必須建立一個供 Zoneminder 使用的 MySQL 資料庫。這是一個管理 MySQL 的命令(command),您必須使用您的全域(global) MySQL 使用著(不管是 root 或在先前範例中建立的 mysql_user)。您可以替您的 Zoneminder 資料庫取為任何您想要的名字,不一定要是 zmdatabase。
mysqladmin -u root -p CREATE zmdatabase
- 或
mysqladmin -u mysql_user -p CREATE zmdatabase
- 建立 Zoneminder 資料庫的使用者。一般而言,我會建立一個 root 使用者用來處理緊急事件。我使用在我系統中別處相同的密碼作為 root 的密碼。接著,我也會建立一個名為 zm_user 的使用者(您也可以建立一個名為 mysql_user 的使用者名稱,用來保持所有東西的一致性)。[因為這是一個居家安全的系統,所以在這裡我使用一個獨特的使用者名稱,畢竟,我不想要它被入侵。]在這個資料庫中,這些使用者是另外特定指明的(specific),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和系統中其他使用者名稱相同,或是用獨特的使用者名稱。
mysql> GRANT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 DROP, INDEX, ALTER, CREATE TEMPORARY TABLES, LOCK TABLES ON zmdatabase.* TO 'zm_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mysql> GRANT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 DROP, INDEX, ALTER, CREATE TEMPORARY TABLES, LOCK TABLES ON zmdatabase.* TO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I used my usual root password here). mysql> quit mysqladmin reload
- 注意:mysql 指令(舉例來說,任何在 mysql> 提示字元 (prompt)後所輸入的) 必須以";"分號作為結尾。如果您忘記加分號,所有指令將不會運作。
Myth Zoneminder (錄影監控軟體)
本質上來說,MythZoneminder 能讓您透過 Myth TV 來檢視您的保全攝影機(security cameras)。它是個介於 Zonemider(它必須在您的系統上運行) 與 Myth TV(它也必須同時運行) 之間的中介外掛。 它可以在 Synaptic 套件管理員中找到,一個名為 mythzoneminder 的套件。
參見 安裝指引(英文)。
如何用 Ubuntu Live CD 修復 GRUB 到某一分割區中或 MBR
譯註: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要開機磁區。
偶爾,如果 Ubuntu 安裝過程出錯,或是 Windows NT 開機載入程式覆蓋了 MBR ,並且無法辨識 Linux 的安裝,我們必須修復我們的 GRUB 開機載入程式。 GRUB 開機載入程式,一般來說,是非常有彈性的。
首先,我們燒錄 Hardy Heron (Ubuntu 8.04) ISO (在 CD(R , RW) 上或 DVD (+R , +RW)) 上,或確保我們已經有一份了。
然後,在 BIOS 中,我們修改開機讀取順序 (boot load sequence) ,然後我們將 CD/DVD 選項設為第一。
在那之後,我們用 Live CD 開機,我們選擇第一個選項,然後過一會兒,我們便進入 Live CD 桌面了。
所以,我們開啟: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附屬應用程式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然後,我們必須記住哪個是我們的 Ubuntu 安裝分割區。
在我們的範例中,它是第二個分割區 (/dev/sda2),格式化成 ext3,位於 SATA 控制器的第一個硬碟。假定由於 Windows 的需求,我們將 Windows 安裝在第一分個區 (/dev/sda1),於是第一分割區被佔據了,所以我們假定 Ubuntu 是第二個。
現在,您必須非常謹慎。您必須輸入正確的分割區,而不是 sda2 (除非它真的是這樣) 在終端機中:
cd / sudo -s -H
mount -t ext3 /dev/sda2 /mnt
mount -t proc proc /mnt/proc
mount -t sysfs sys /mnt/sys
mount -o bind /dev /mnt/dev
chroot /mnt /bin/bash
而現在,您事實上正在 "執行" 硬碟上的 Ubuntu ,但是透過 Live CD 的終端機。
現在我們這樣修復 GRUB :
1) 修復到 MBR
grub-install /dev/sda
2) 修復到分割區 (例如: /dev/sda2)
grub-install /dev/sda2
在第一個方式中 (這是最常見的) ,在您於終端機中得到 there are no errors (沒有錯誤)的訊息後,您便確實的安裝 GRUB 到 MBR 上了。
在您重新開機之後,您最愛的開機載入程式 (bootloader) 便修復好了。
用 cryptsetup 來對家目錄(Home partition)進行加密分割區設定(LUKS)
首先請先備份全部重要的資料,以免萬一發生錯誤而 你的資料將會萬劫不復(消失) 同時記住,你的家目錄必須要與你的根目錄分開,假如沒有,請參見如何新增分割區。
其次,安裝必要的軟體:
sudo apt-get install cryptsetup
安裝新的模組(modules) dm-crypt 到你的核心當中(kernel):
sudo modprobe dm-crypt
看看有什麼可用的加密方法:
cat /proc/crypto
如果只有顯示 MD5,試著為核心 (kernel) 插入 (insert) 適當的模組 (modules):
sudo modprobe serpent
上面只是個範例,它有可能會是 twofish(一種加密演算法名稱)、blowfish(一種加密演算法名稱)或其他任何可能的加密模組,依照你的喜好去使用。
譯註:範例使用的模組是 serpent。twofish 是 blowfish 的接繼者。
接下來的指令會先假設你的家分割區在 /dev/sda1 裡面,請改變他符合您自己的設定。
下一步我們使用 cryptsetup 的 luksFormat 參數選項(option)來改變分割區型態,這個指令會讓你 /dev/sda1 底下的資料全部消失
sudo cryptsetup luksFormat -c algorithm -y -s size /dev/sda1
上面的 algorithm 是您自己選擇的加密方法,例如 serpent aes (譯註:serpent 為一種加密演算法名稱,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為高級加密標準之意)等等。
Size 是加密金鑰(key)的長度,這通常為 128 或者是 256,若無指定加密運算方式或長度,我相信預設值會是 AES 256 ,更多的資訊與補充資料,可以從 man (終端機畫面當中察看操作說明書指令)頁面當中找到。上述的步驟會請您設置密碼,並且會要你再次輸入一次密碼認証無誤,千萬別忘記這個密碼。
然後我們可以使用 luksOpen 選項來開啟加密後的磁碟。
sudo cryptsetup luksOpen /dev/sda1 home
home 是 cryptsetup 用來指稱(refer to) /dev/sda1 的暱稱(nickname)。它同時也會建立這個裝置: /dev/mapper/home,這實際上是您所要存取的檔案系統的掛載點。如果您指定了別的名稱而不是用 home,它會建立這樣的裝置:/dev/mapper/[您所指定的名稱],其中 [您所指定的名稱] 就是 cryptsetup 會使用的暱稱。這個設定會詢問您的 LUKS 通關密語(passphrase),這是您在上一個步驟所建立的密碼(password)。
譯註:passphrase 有別於常用的密碼 password,是以一段話或者是一個短語所形成的密碼,比較長卻比較容易記憶,比如說:IlovemotorcycleYZFR1
接下來,我們在這個裝置上建立一個實際的檔案系統格式。我用的是 reiserfs ,但您也可以使用 ext3 檔案系統。
sudo mkreiserfs /dev/mapper/home
或者
sudo mkfs.ext3 /dev/mapper/home
下一步是掛載 (mount) 您的加密磁碟,並且複製您備份的檔案回家目錄。
mkdir new_home sudo mount /dev/mapper/home new_home cp -r * new_home
現在我們必須將所有的東西都設置好,以便開機時能立即使用。我們需要告訴系統我們有想要掛載的加密磁碟。
gksudo gedit /etc/crypttab
(譯註:使用 gksudo 時會是 gnome 的圖形化介面的操作,如果習慣用文字介面請用 sudo vi /etc/crypttab 方式進行)
在檔案的尾端加上下列文字為新的一列。
home /dev/sda1 none luks,tries=3
記住喔,home 能夠是您想要取的任何名字,只要記得要對應到 /dev/mapper/[您所指定的名稱] 這個裝置就對了。選項 tries=3 允許您在重新開機或是磁碟尚未解密之前,嘗試 3 次的密碼輸入。
接下來輸入裝置相關資訊到 fstab 裡,好讓我們在開機時會自動掛載。
gksudo gedit /etc/fstab
在檔案的尾端加上下列文字為新的一列。
/dev/mapper/home /home reiserfs defaults 0 0
記得將 /dev/mapper/home 取代為 /dev/mapper/[您所指定的名稱], /home 是掛載點,因為這是我們的家資料夾,reiserfs 是檔案系統格式,如果您將其格式化為 ext3,請改為 ext3。而預設值不需要做任何修改便很完善,假如你有什麼特別的需要才需要修改他。同時,現在也是把舊的 /dev/sda1 裝置項目移除掉的好時機,以免它在開機的時候被試著載入;這可以利用在 /dev/sda1 這一列前方加上註解(也就是加上 # 字號),或者是將整列刪除掉來移除。
最後一步則是確定正確的模組是否會在開機的時候啟動。
gksudo gedit /etc/modules
現在增加 dm-crypt 與 crypto ,這些您稍早之前使用的模組,例如: serpent 、 aes 等等。每個模組名稱獨自佔據一列。範例:
dm-crypt serpent
這樣子就可以了,接下來所需要的只有剩下重新開機。在重新開機的過程當中,電腦會告訴您 "Starting early crypto disks",並詢問您的口令密語 (passphrase)。假如口令密語正確,那麼將電腦將會解除加密的分割區並且將其掛載於您指定的掛載點(mount point)。
別名功能
您可以藉由別名功能更改您輸入指令的方式來執行指令。
舉例來說,您可以在終端機中輸入取代 "sudo apt-get update" 的 "update-system" (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指令)。您可以為其他指令也作同樣的事。
這就是我們所要做的。我們的範例要將此指令進行別名
ls -FCal --color=auto
這指令會顯示許多資料夾內容細節和加上色彩
開啟終端機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 Accessories --> 終端機 Terminal
然後輸入
gedit ~/.bashrc
現在開始要小心了。別刪除那裡面的任何東西。
現在,移到此文件的尾端然後輸入
alias ll="ls -FCal --color=auto"
如您所見,現在起這個指令
ll
無論何時我們呼叫它,事實上,它是這個
ls -FCal --color=auto
您可以為其他指令作同樣的事,不過需要更改一些部份。
除存檔案,關閉終端機並重新開啟。您現在可以檢查您新增的別名了。
秘訣與技巧
更改登入歡迎畫面(splash screen)的顏色
Originally a brownish color to match the Ubuntu theme, it does not quite fit with other themes and might want to be changed. Enter the gdm.conf file (sudo gedit /etc/gdm/gdm.conf). About two-thirds of the way down you will see the lines:
為了配合Ubuntu的主題原本的顏色是褐色(brownish),但這種顏色不一定適合其他主題,也許需要更改不同顏色。進到gdm.conf這個檔案(輸入 sudo gedit /etc/gdm/gdm.conf)。 大約在檔案的3/2部分(462行)您將會看到這幾行:
BackgroundColor=#dab082 GraphicalThemedColor=#dab082
Change it to what you like. For all black, use:
改成您想要的。要全黑則用:
BackgroundColor=#000000 GraphicalThemedColor=#000000
更改預設的終端機視窗大小
The default size of the Terminal window is around 80 columns wide and 24 columns high. To alter this, edit the file /usr/share/vte/termcap/xterm.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command:
預設的終端機(Terminal)視窗大小約80欄(columns)寬及24欄columns高。 透過編輯 /usr/share/vte/termcap/xterm 這個檔案即可更改。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gedit /usr/share/vte/termcap/xterm
Just a few lines from the top will be the line reading:
從上面數來的幾行中有一行為(約第九行):
:co#80:it#8:li#24:\
Change the number right after co# to change the width.
修改co# 後面的數字就可以改變寬度
Change the number right after li# to change the height.
修改li# 後面的數字就可以改變高度
更改 Samba 工作群組
- Samba 工作群組是使用於 Windows 網路,預設值為 "WORKGROUP"。它可以被更改為符合你的 Windows 網路所使用的工作群組。
- 編輯 Samba 組態檔案:
sudo gedit /etc/samba/smb.conf
- 編輯這行:
workgroup = WORKGROUP
更改它到你實際的工作群組名稱。例如, 我的工作群組是 MSHOME, 因此我更改為:
workgroup = MSHOME
儲存檔案.
- 重新開機.
修理關機時關機進度畫面 (splash screen)的 "Network Error" 錯誤訊息顯示
很多 Ubuntu 系統當關機時會有一個小臭蟲。它會跳到充滿關機注意訊息的控制臺 (console) 畫面(大多都是網路錯誤訊息),而不是顯示原本的關機進度畫面。這些訊息大多都是正常而且是必然的(expected),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是這個畫面卻有點醜(unsightly),所以 Ubuntu 開發小組看來似乎刻意地將這些訊息影藏在關機進度畫面之後。關機進度畫面可以很簡單的恢復而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功夫:
- 到 系統(System) → 管理(Administration) → 登入畫面(Login Window), 並選擇 本地端(Local) 標籤
- 選擇一個不同的佈景主題,接著再重新選擇預設佈景主題("Human")。這只會重新設置(refreshes)設定值
- 點選 關閉 Close,接著回到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登入畫面 Login Window, 並再選一次 本地端 Local 標籤
- 您會注意到這個設定和您剛選擇的不相同。將設定還原為預設值 -- 從佈景主題 Theme的選單中選擇只有選取的 Selected only (而不是選 "從選取的隨機取樣(Random from selected)"), 並重新選擇預設的 Ubuntu 主題("Human")。完成後,點選關閉。 這時設定就已經適當地儲存了,而關機畫面也會如預期的出現。
如何新增分割區
用 Ubuntu 可以很容易的建立分割區。
開啟終端機並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gparted
然後前往 (navigate to):
系統 System --> 管理 Administration --> 分割區編輯器 Partition Editor
接著 gParted 就開始檢查您的磁碟及分割區。
在這裡,你可以修改你的分割區但無法修改那些不在您系統裡的分割區。
更多資訊:
1) gParted 的使用說明 (它同時也是個 Live CD ) -->http://howtoforge.com/partitioning_with_gparted (英文)
2) 如何在 Ubuntu 中分割出您的 /home 分割區 --> http://www.psychocats.net/ubuntu/separatehome (英文)
如何在 Ubuntu 中允許開啟 Compiz Fusion
於 Ubuntu Hardy Heron (無畏的蒼鷺) 中,在您已安裝您的顯示卡驅動程式之後, Compiz Fusion已經安裝了並且自動允取啟用。
因此你只剩兩件事要做,安裝 Compiz 設定管理員(Compiz Configuration Settings Manager)以及工作圖示(tray icon)的配置。
打開終端機並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 fusion-icon
這應該已經安裝過了。之後前往 (navigate to):
系統 System --> 偏好設定 Preferences --> Advanced Desktop Effects Settings
在這裡您可以啟用/停用任何你想的外掛。
要執行 Compiz-Fusion 工作圖示 (Compiz-Fusion Tray Icon),前往:
Applications --> System Tools --> Compiz Fusion Icon
或者在命令列中執行:
fusion-icon
接著工作圖示 (tray icon) 應該啟動了
附加 (Add-on) 應用程式
Wine
Wine 是個為 Linux 設計的 Windows Win32 二進位相容層 (binary compatibility layer)。最新的安裝指示總是放在這裡: WineHQ.org(英文)
新增套件庫金鑰:
wget -q http://wine.budgetdedicated.com/apt/387EE263.gpg -O- | sudo apt-key add -
新增套件庫到 apt 來源中:
sudo wget http://wine.budgetdedicated.com/apt/sources.list.d/hardy.list -O /etc/apt/sources.list.d/winehq.list
更新 apt 來源: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裝 Wine:
sudo apt-get install wine
程式的執行選項將會放置在Wine的Programs資料夾底下,或是雙擊 Windows/DOS .exe 檔案。
Unison - 檔案同步工具
Unison 是一個 Windows 與 Unix 底下的檔案同步工具。它允許大量(a collecion of)的檔案和資料夾有兩份複本,並儲存於不同的主機 (hosts) 中 (或是同一主機上的不同磁碟上),可以個別地修改,然後將新的變更對應 (propagating) 到另一分複本上。
完整的安裝與使用手冊請查閱 Unison 安裝說明(英文)
PlayOnLinux
PlayOnLinux 是 Wine 的前端程式 (frontend),它簡化了安裝和許多 Windows 程式的啟動配置,特別是遊戲方面。
新增套件庫金鑰:
wget -q http://playonlinux.botux.net/pol.gpg -O- | sudo apt-key add -
新增套件庫到 apt 來源中:
sudo wget http://playonlinux.botux.net/playonlinux_hardy.list -O /etc/apt/sources.list.d/playonlinux.list
更新 apt 來源: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裝 PlayOnLinux:
sudo apt-get install playonlinux
Tor、 privoxy、和 Tor GUI (Vidalia)
Tor 是個幫助您確保安全,與防護通訊分析 (traffic analysis),一種威脅個人自由和隱私、機密商業活動和關係的行為。Tor 藉由將您的通訊,在全世界志願者所提供的分散式中繼轉播網路 (network of relays) 中反射 (bounce),來保護您的通訊。 Tor protects you by bouncing your communications around a distributed network of relays run by volunteers all around the world:
如果您想安裝並配置 tor 請參照 此 入門手冊(英文)。
如何同步你的電子信件、檔案、書簽(bookmarks)、與其他型態的個人資料
Conduit 是一個 GNOME 底下資料同步化解決方案,它能夠讓使用者替他們的信件、檔案、書簽與其他各種型態的個人資料進行遠端資料同步,同步到其他的電腦、線上服務或者其他電子裝置上。Conduit 能管理同步狀況並且轉換資料為其他的格式。
如果你想要在 Ubuntu 底下安裝並且設定,請參見 這個指導(Tutorial)(英文)
如何安裝學習宗教經典用的應用程式
- 要學習聖經 (Bible) 請見 GnomeSword
- 要學習古蘭經 (Quran) 請見 Zekr
如何在 Ubuntu Hardy 中安裝Google小工具(Google Gadgets)
Google 小工具 for Linux 提供在 Linux 下運行的桌面小工具,並迎合了 Linux 用戶獨特的需求。它相容於 Windows 桌面下所寫的小工具,還有在 iGoogle 上的 Universal Gadgets。它跟隨著 Linux 的精神(norms),所以這個專案將會是開源的,並在 Apache 授權下發佈。
假如您要安裝或者有個漂亮的小工具要到您的 ubuntu 桌面裡,試試這個(英文) 簡單的安裝入門。
如何安裝 Gnomesword (聖經學習程式)
- 閱讀 #基本備註
- 閱讀 #如何新增額外的套件庫
- 這會安裝此程式的英文版。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word sword-language-pack-en sword-text-web
- 如果您需要其他語言,請輸入:
sudo apt-cache search bible
- 找一下 sword-language-pack 開頭的和 sword-text 開頭的套件來安裝需要的額外語言。
Gnomesword 位於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s--> 附屬應用程式 Accessories.
- 在 KDE 下,使用 kio-sword 而不是用 Gnomesword:
sudo apt-get install kio-sword
如何安裝古蘭經 (Quran) 研讀工具 - Zekr
Zekr 是一個開放平台的學習工具,可以簡單的瀏覽與研究古蘭經。
- 請確定您已啟用了 (enable) Ubuntu 的 universe 與 multiverse 套件庫。
- 請依照下列指令安裝 zekr:
sudo apt-get install zekr zekr-quran-translations-en ttf-sil-scheherazade ttf-farsiweb
- 您可以從這裡(英文)新增更多 Quran 翻譯版本.
- 假如您要升級到 最新的 Zekr 穩定版本,它支援古蘭經吟誦(Quran Recitation)與進階的布林運算 (boolean)/常規表示式 (Regular Express) 搜尋功能,請跟隨 Zekr wiki(英文) 上的安裝指示。
用 Mupen64Plus 模擬器在 Linux 玩 N64 的遊戲
Mupen64 原是跨平台的任天堂 64 模擬器,但是已經停止開發了,直到有心人士開始改寫了它的原始碼,Mupen64Plus 的起源即來自於此。它影像、音效和控制器等不同外掛的相容性真的很好!
下載網址表列於此: Mupen64Plus 1.3 32-Bit Mupen64Plus 1.3 64-Bit
安裝方式
- 解壓縮:
unzip Mupen64Plus-1-3-bin-*.zip
- 進入解壓縮過的目錄:
cd Mupen64Plus-1-3-bin-*/
- 安裝:
./install.sh
安裝後,您可以執行 mupen64plus 指令或是建立一個圖示來啟動它。
祝您玩得愉快!
在您的 Ubuntu 桌面電腦 (Desktop) 上用 Zattoo 觀看 Live-TV
Zattoo 開發了一套軟體,讓您可以在電腦上看電視。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穩定的寬頻連線與一個最近的作業系統(Windows XP 或是 Vista、Mac OS X 與 Linux)。這個服務是合法的而且免費。 如果您要在 Ubuntu 底下安裝並設定 Zattoo,請參見這篇個人指引 (Tutorial)(英文) 。
譯註:必須要註冊帳號才可以看,沒有亞洲地區的節目,以歐洲地區為主。有英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法文、丹麥文、巴斯克文、挪威文、俄文、瑞典文、波蘭文、加泰羅尼亞語、荷蘭文的頻道。
如何從 Hardy Heron(無畏的蒼鷺)升級到 Intrepid Ibex(堅毅的山羊)(僅限於開發者與臭蟲報告)
- 升級到下一個版本的 Ubuntu 目前還不安全,因為依賴性(Dependencies)的問題尚未解決,套件仍然還在測試階段。一般使用者應該繼續使用現在的穩定版本(Stable Edition),測試員應考慮在測試環境中安裝測試 Ibex(如在虛擬機器上、Wubi 或是 Lubi 上面)。
手動升級到 Intrepid
- 直到第一個 Alpha 測試版出現前,使用以下執行更新管理員的指令並不會提供升級的資訊
update-manager -d
- 您可以自行修改 sources.list 列表來進行升級:
- 備份 sources.list 列表:
sudo -i cd /etc/apt/ cp sources.list sources.list.backup
- 更改套件庫位置:
- 刪除舊有 sources.list 全部的內容並貼上以下的文字: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intrepid main universe restricted multiverse deb http://security.ubuntu.com/ubuntu/ intrepid-security universe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intrepid-updates universe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intrepid-proposed universe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intrepid-backports universe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 更新套件庫快取:
sudo -i aptitude update
- 確認套件來源是否完全更改到 Intrepid 的,Hardy 的套件庫不應該出現。若有,請關閉它並啟用 Intrepid 的套件庫。
- 再次更新套件庫快取,升級所有套件,然後進行發行版升級到 Intrepid,最後將全部更新到 Intrepid 套件。(有些步驟如履薄冰(voodoo steps)):
aptitude update
aptitude upgrade
aptitude dist-upgrade
aptitude upgrade
在這裡每一個指令應該單獨執行,而且您必須不斷檢查套件是否跟舊有套件衝突,還有哪些套件必須移除。請注意:如果重要的系統套件被移除(諸如 libs、gcc、xorg packages、bash、ubuntu-desktop、gdm 等),您必須要重新安裝。(即使是元套件(meta-packages)也可能出現此狀況)
- 所有的步驟應由進階使用者來操作,而且只能在測試環境中使用。套件依然在測試階段(猶如 Debian Sid/不穩定測試版 的測試套件)。
有回報指出 debconf 套件並無法自行安裝。請透過 Synaptic 鎖定其 Hardy 的版本。
自動升級到 Intrepid
- 當第一個 Alpha 出現後,您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升級:
sudo update-manager -d
請檢查 Hardy 的套件庫來源是否關閉,而且已經被 Intrepid 的套件庫來源取代。